学子成就,母校荣光
八十载载筚路蓝缕,砥砺前行
八十载弦歌不辍,经纬芳华
一批又一批望二学子
在这里扬帆起航
奔赴星辰大海
他们有
学者的风范,师者的纯粹
有科研人的淡泊
有创业者的风采
有公益人的担当
……
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
让我们一起走进“二中精英录”
去了解他们的成才之路
让榜样为我们引路前行
李润泉:高9班校友,中国民主同盟湖南省直属化工医药设计院支部主委,高级工程师、国家注册动力工程师、湖南省安全监督管理局专家库成员。1964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机电系,1969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湖南化工医药设计院工作,先后参加百多项国内外工程设计和咨询方面的技术工作,从事工程勘察设计30多年,受到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隆重表彰。
李润泉 百度学术搜索截图
李克明,初21班校友,中南大学铁道学院著名教授,1959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,1964年调入长沙铁道学院,开始了36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。1970年开始个人首个科研项目:“无触点交流爪极发电机”的研制。他查阅俄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当时在该领域较为先进的国家的相关资料,亲自调研多家相关单位,经过一百多次实验,在当年资料匮乏、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,李克明校友和他的团队在1971年5月成功研制国内首台无触点交流爪极发电机。2000年,为打破日本高价垄断向我国销售探伤机,李克明精心准备深入研究,在项目立项后迅速整理出三套方案,不久国产替代品便成功研制,目前相关机车产品已在全果铁路系统推广使用。李克明校友36年致力于机车车辆工程的相关研究,完成37个重大科研项目,不少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。
循着中南大学铁道校区的小路,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拜访已81岁高龄的李克明老教授。老教授非常精神,待人亲和,很乐意与大家分享他的经历。李克明教授一生致力于机车车辆工程的相关研究,在相关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,这沉甸甸的成果背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,但他不觉得苦,反倒乐在其中。
1959年,李教授考入北方交通大学。回想起当年的学习经历,教授说那时条件不好,很多项目都是靠苏联提供技术上的帮助,主动权完全被苏联掌控,苏联把项目相关的专家一撤走,项目就得停止。哪里像现在中国科技发展这么强大,无论在哪个方面有想法,国家都有最先进的设备配合项目的进行,现在的年轻人应当抓住这些机会与资源。
虽然教授学的是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,他仍保有对其他知识的热情。上大学前一直学习俄语,在大学期间又自学了英语与日语。在学习资源匮乏的年代,学语言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的途径,遇到不懂的地方,只有几本图书馆的书不停地翻,字典不断地查,这几门外语学之不易,而这些外语在教授后期做科研时查阅、撰写论文时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之后因为工作的需要,教授又自学了计算机,并在一次次实验中摸清了计算机运行原理。李教授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,他说,希望现在的大学生们能够全面学习,而不是只了解一个领域,许多学科之间都是相通的,学到的每个技能都有可能在日后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。
1964年后,李教授来到长沙铁道学院,开始了36年的教学生涯。谈起第一批学生,教授笑着说:“现在让他们站到我面前,我还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,我们虽然是师生关系,但我们的年龄相差无几,平时有很多共同语言,经常可以打成一片。”他们亦师亦友,共同成长。毕业时他们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国内首台四层家畜车,为了与实际相结合,他带领同学,先后前往广州、上海、杭州、长沙、武汉、许昌等多地进行调研,根据实地调研结果进行设计。凭借年轻人激昂的斗志,肯吃苦的精神,大家齐心协力,仅用一年半便完成项目。教授带过本科生及研究生共36届,他上课时声音洪亮,学生称在马路上都能听到李教授的声音。教授对学生严格,每次作业都严格控制优秀率,但这却丝毫不影响学生对他的喜爱。教授对学生严格对自身要求更加严格。他说,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就如同唱戏,要讲的东西应该在脑子里,信手拈来。对于年轻教师,他提倡大家勇于创新,不拘泥于老教材,要与时俱进,学习新的知识,新的成果,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可以引领时代科技前沿的学生。
1970年李教授开始了他第一个科研项目——“无触点交流爪极发电机”的研制。他查阅俄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当时在该领域较为先进的国家的相关资料,亲自调研多家相关单位,进行了一百多次实验,在当年资料匮乏、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,教授和他的团队只能自己制作简易设备,自己寻找实验场地。终于在1971年5月成功研制国内首台无触点交流爪极发电机。这个项目的成功依靠的是对于祖国科研事业的热忱,依靠的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,依靠的是团队齐心协力、始终如一的坚守。
2000年,日本高价向中国售探伤机,而教授说只要工厂的机器配合我进行试验,我们自己也能造。这句话并不是毫无根据地口出狂言,而是因为教授在之前就有相关的课题研究与科研准备。在项目立项后教授便迅速整理出三套方案,两个月后,经过专家组讨论,三套方案均可行,最终将三套方案取其优势、削其劣势得到最终结果,现相关产品已在全铁路推广使用。“别的国家能造的我们也能造”——这是教授对自己专业能力与国家力量的强大自信。现如今,我们需要更多的像李教授一样的勤勤恳恳、专心科研的科研工作者在各自领域中不断努力,推动我国科研事业稳步发展,坚定向交通强国迈进。
谈起科研项目,李教授侃侃而谈,很愿意将研究过程的细节分享给同学们。37个科研项目,每个都像是李教授的孩子,每谈到一个“孩子”教授的语气都充满了骄傲与自豪。这些项目凝聚了教授及其团队无数个日夜的付出,填补了国内许多相关领域的空白。在古稀之年,李教授将其所有科研成果编成《科技人生》。他表示编书并非为炫耀自己,仅旨在为后人留下点精神,因为生命是有限的,人的精神却是永存的。回顾几十年的艰苦旅程,李教授深深体会到知识、灵感、机遇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基本保障。希望后辈能有所感悟有所理解,并在科研中践行这种精神。
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:当他回首往事时,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。教授的一生与铁道车辆紧紧相连,他把科研当做事业,更当做一种理想。几十年来我国铁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靠的就是一代代铁路人担起时代的重任并将冷板凳坐穿的精神。与此同时,教授的学生也散布各地,用着所学知识为祖国发展发着光散着热。
一生献科研,一世铁道情。这是李教授的科技人生,同时也是无悔人生!
佘友文,初42班校友,中共党员。1964年考入粮食部南京粮食专科学校。1967年7月学校毕业后,被分配到株洲县粮食局工作,1970年调入株洲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,1972年调入湖南省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宣传和对台工作,1982年调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、中共湖南省顾委办公厅任省委领导同志专职秘书,历任秘书处副处长、处长,从事秘书和文秘工作,1992年调入中共湖南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、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任副主任(副厅级)、主任(正厅级),负责全省对台工作。是湖南省政协第七、第八、第九届委员,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。2008年5月被聘任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。
(佘友文校友工作照 来自网络照片)
盛建波,1964年5月出生,高47班校友,1980-1984年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地质系,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位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广州分公司“南海东部石油公司”。为了加强对外合作和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,盛建波校友被先后选派到Amoco公司,Arco公司和BP公司工作学习,2002年回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部的国际公司工作,2003年参加公司竞聘后脱颖而出,出任中海油资产并购办公室主任,2004年出任国际公司副总经理,负责公司开拓海外业务,主持并参与了中海油的海外主要资产并购。2013年组织了巴西超深水、超大型Libra油田的投标,并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、中石油、壳牌、道达尔一道拿下该油田,随后于2014年被公司选派为中海油巴西公司总经理。到达巴西后,与团队成员继续努力拼搏,赢得了多个勘探区块的招标,并于2019年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、中石油巴西公司一道赢得了全世界最大的超深水油田Buzios的开采权。盛建波校友能勇立改革潮头,立足自己专业领域,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,为中海油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,成为中国能源战略领域的弄潮儿。
周裕民:初11班校友,曾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科教授,采用针刺交感神经治疗脑溢血及脑血栓形成的中风偏瘫,使无数患者重新站起来;与人合作开展针刺人迎穴诊断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研究,填补了针刺诊断疾病的空白,是心脏病诊断治疗技术上的大突破,是针灸学的大发展,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,其优秀事迹先后在《健康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等多个报刊上报道。
彭厚坤,高12班校友,中共党员,特级教师,2006年10月退休。1962年9月至1965年7月望城二中高中;1965年9月至1968年7月吉首大学数学专业读书;1968年9月至1970年3月洞庭湖6939部队军垦农场劳动锻炼;1970年3月至1975年5月长沙市周南中学数学教师、团委书记,政工组长(其中,1973.10-1974.10参加长沙市委农村工作队赴乌山工作组);1975年5月至1980年10月长沙市雅礼中学党支部副书记、革委会副主任、副校长;1980年10月至1982年7月长沙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;1982年7月至1984年8月参加湖南省第五批援藏教师队工作,完成援藏三大任务,受到拉萨市教育局表扬;1984年8月至1985年3月休假;1985年3月至2006年10月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(其中1985年6月至1986年1月参加市整党办公室工作驻望城县联络员)。所获荣誉有:1990年1月长沙市教委系统职称改革先进工作者;1998年8月湖南省优秀教师并记二等功;2001年12月长沙市公安局授予文保工作优秀治安责任人;2003年5月中共长沙市教育局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等等。
彭厚坤校友翻拍照
郭均社:高30班校友,1986年9月28日,郭均社在运货路经长沙市浏阳河路时,一歹徒驾驶吉普车疯狂冲向人群致三死五伤后拼命逃窜,郭当时临危不惧开着自己的货车拦住歹徒,协助公安机关将其抓获归案。郭见义勇为的事迹广为传颂。1987年望城县人大常委会授予他“模范公民”荣誉称号记三等功,并受到长沙市政府、市公安局表彰奖励,1990年3月,湖南省军区又授予他“学雷锋先进个人”,2012年2月被望城区委授予“雷锋之星”光荣称号。
戴震球,高24班校友,中共党员,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,空军大校军衔。1977 年参加高考,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制造工程系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录取,1982 年大学毕业。1982 年—2016年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院校、军委总参谋部、空军装备部、空军北京军事代表局、空军北京航空装备训练基地等军事单位和部门工作和任职,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院校教员主任副部长;军委总参谋部上校参谋;空军装备研究室副主任、研究员;空军北京军事代表局副局长;空军北京航空装备训练基地司令员等职务。出版学术专著8本,发表论文60余篇,获得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5项。(其中,特等奖1项,一等奖1项,二等奖及以下若干)。先后3次荣立三等军功,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嘉奖。具备教授、研究员,高级工程师等多项职称。
(戴震球校友戎装照)
龙新安,高51班校友,历任湖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交管处副处长、秩序支队副调研员,湖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二级高级警长。龙新安校友长期坚守在公安交警部门,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历练,在贯彻执行国家道路安全、交通秩序法律法规政策,组织指导全省公安交警维护交通秩序、参与维护安全设施监督管理,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,参与查处特大交通事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,在专业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(龙新安校友工作照 来自网络照片)
李赞,高96班校友,北京大学法学博士,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、研究生导师。
主要研究领域:国际法基本理论、国际组织法、安宁疗护实务及其法律制度、国际老年人权保护与中国养老事业、文化与国际法。
主要社会兼职: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,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安宁疗护分会副主任委员。
著作:
1.“安宁疗护实务丛书”(独著,《安宁疗护的法律制度——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》、《家庭安宁照护》、《安宁疗护中的陪伴》、《生活环保运动的原理与实践——从﹤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﹥说起》、《生命文化读本》和《安宁厨艺》)
2.《国际组织的司法管辖豁免研究》(独著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3年);
3.《国际条约在香港的适用问题研究》(合著,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,2010年);
4.《21世纪法学大视野——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内法与国际规则》(合著,武汉大学出版社,2016年;湖南人民出版社,2006年);
5.《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保护》(合著,人民法院出版社,2004年)。
论文:
1.《国家利益视角下重新审视国际组织豁免——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杰姆诉国际金融公司案说开去》(独著),载《国际法研究》2020年第2期;
2.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原理与路径》(独著),载《国际法研究》2016年第6期;
3.《国际法的和平软肋——从康德的﹤永久和平论﹥说起》(独著),载《时代法学》2013年第4期;
4.《论国际组织高级职员的豁免——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案说起》(独著),载《环球法律评论》2011年第5期;
5.《论联合国专家地位的确定》(独著),载《中国国际法年刊2010》。
来自百度学术截图:李赞校友著作和近影)
黄超,高59班校友,1984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及应用电子学系,1989年获工学学士学位,同期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管理工程专业,1992年获管理学硕士学位,2007年在职攻读中南大学法学院博士,201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,高级工程师、律师,曾任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管理处副处长。
策划/望城二中校庆办
供稿/冯长新
编辑/贾珊 谭骥
审核/孙永友